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从历史背景考察粟特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7)

来源:中华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绢马和茶马贸易给回鹘社会带来很多好处,大量钱财、缣帛运入回鹘地区,蒙古高原社会经济生活发生许多变化。仅在这期间兴起的城镇,就有好几处。如

绢马和茶马贸易给回鹘社会带来很多好处,大量钱财、缣帛运入回鹘地区,蒙古高原社会经济生活发生许多变化。仅在这期间兴起的城镇,就有好几处。如8世纪中叶,葛勒可汗让粟特人和汉人在仙娥河(今色楞格河)畔,修建了一座富贵城;牟羽可汗时,在嗢昆河(今鄂尔浑河)流域又出现卜古可汗城、回鹘城等。草原上的统治者仿照汉地风俗修建城池,发展农业和定居,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回纥曾两次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唐也曾三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开成五年(840)左右,回鹘因天灾与内乱,生产力遭到破坏,为黠戛斯攻灭。回鹘汗国灭亡后,诸部离散,其中可汗牙帐附近的13 部南下降唐,后转依东北其他部族,逐渐与之融合[23]97。

四、入华粟特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可见,粟特人具有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中亚粟特地区所处的丝绸之路,是东西交通的中枢地带,也是一个无法封闭的地区,更是自古东西方经济、文化进行交融,以及各种政治势力和游牧民族长期争夺之地[27]。

在接受大唐管控之后,粟特人逐渐汉化,其文化变异多表现为接受汉文化,或为汉文化所涵化。当然,这个过程是缓慢渐进的,汉化的程度也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还是与粟特人的多边贸易有密切关系,在与东西方的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贸易中,粟特人善于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一则,粟特人灵活善变,具有经商所必须的敏锐洞察力,容易吸收异族文化。二则,为了贸易利润考量,“争分铢之利”的粟特胡商们,当然不会因为不懂异域语言或文化,导致商品滞销或商路受阻,而是千方百计,疏通各种障碍,确保贸易顺利获利,不断开拓更广泛的贸易市场。

经过多种文化之间的比较,粟特人为优秀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折服,他们或锐意进取,学儒家诗书,行仁义,明忠孝,跻身中原王朝,特别是唐代,帝国中央机关的昭武九姓人比比皆是;或潜心向佛,将丝路贸易与佛陀思想文化的研习与传播结合起来;或求仙问道,向中华本土的道家学习,养生、修炼,不亦乐乎;或游心中华浩渺典籍之中,成为文化修养颇深的貌为胡人,实则“华心”的中华一份子。就这样,入华粟特胡人在与汉人的深入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学习中,受到更浓厚和深远的影响,深刻认同中华礼乐文明,成为粟特人华化的主流。

[1]单海澜.长安粟特艺术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

[2]龚方震.粟特文[M]//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4.

[3]王治来.中亚史: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52.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78.

[6]陈海涛.汉唐之际粟特地区诸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J].敦煌学辑刊,1999(1):115-122.

[7]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3.

[9]吴玉贵.唐代西域羁縻府州建置年代及其与唐朝的关系[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55-6l.

[10]王治来.论中亚的突厥化与伊斯兰化[J].西域研究,1997(4):17-27.

[11]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2]杜光韵.历代经营西北的影响[G]//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84:24.

[13]长泽和俊.丝绸之路史研究[M].钟美珠,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25.

[14]林梅村,赛博古.汉代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C]//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北方民族考古(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5]苏珊·惠特菲尔德.丝路岁月——从历史碎片拼接出的大时代和小人物[M].李淑珺,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6.

[1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74.

[17]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2414.

[19]张国刚.中西文明的碰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45.

[20]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24.

[21]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94.

[22]康志祥,李毓秦.丝绸文化与丝绸之路[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6.

文章来源:《中华少年》 网址: http://www.zhsnzzs.cn/qikandaodu/2020/1022/729.html



上一篇:中华吟诵与佛教的因缘际会 ——读张培锋教授
下一篇:“中华民族”的成词及定格

中华少年投稿 | 中华少年编辑部| 中华少年版面费 | 中华少年论文发表 | 中华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