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不识少年烦(3)

来源:中华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不只是旷视,商汤、好未来等都有落地业务。”比如,在今年商汤人工智能峰会上,也展示了能识别高兴等7种情绪以及玩手机、说话、打哈欠等10余种动

“不只是旷视,商汤、好未来等都有落地业务。”比如,在今年商汤人工智能峰会上,也展示了能识别高兴等7种情绪以及玩手机、说话、打哈欠等10余种动作的技术。

在IT行业工作20多年的彭杰回忆,大约三年前,技术公司与高校讨论人脸识别进课堂时,主要还是为了记录考勤和客观评估老师的讲课过程,但他后来也意识到,这件事开始变了味儿,有的学校用来紧盯学生课堂表现,慢慢背离初衷。

《财经天下》周刊曾同商汤科技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尚海龙交流过这一趋势。对方表示,内部也进行过伦理论证,包括征求高校学者的意见。他认为,科技很多时候都是双刃剑,这一点要坦然接受,关键看人们如何利用,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比如课堂是公共场所,为了安全或者监考,近年多部门发文要求校园安装监控系统。

“你说或者不说,它就在那里了,一直在录制视频,只不过以前视频就是视频,是data big,不是big data。今天如果能从中找到数据挖掘的价值,能够帮助到老师和同学,我们对此是持一个积极的态度。”

其判断依据是,教育正从一视同仁的“有教无类”发展到因材施教阶段,但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个性化教学,势必要依靠大数据。积累教学数据则需要在公共场合积累学生的动作行为、微表情等特质,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去挖掘行为的价值。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在尚海龙接触过的学校中,有一半持积极态度,另一半则持消极态度,担心被家长以各种理由投诉。

王大成坦承,人脸识别进课堂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趋势,一切得看国家相关政策风向。

被AI解析的学生遇到躁热的家长

人工智能摄像头进入教室正在成为既定事实。社会学人士林芳在赞同技术在校园安全和反霸凌的作用后却担心,“端口会不会开放给家长?”她还担忧,这一技术无疑会从校园走进家庭,也会就此打开潘多拉魔盒。

她的忧虑是有原因的,“焦虑、急躁”恐怕是最近几代中国式父母最典型的群体符号。暑假热播剧《小欢喜》中,三对中产阶级家长为了孩子冲刺高考各自癫狂。像陶虹饰演的单亲妈妈,对学霸女儿全天候、全方位监控,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到窒息。

“很多家长遇到事习惯先对自己的孩子挑刺儿,而AI摄像头开启的全时监控,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会造成压迫感、恐惧感。这些从深层来说是要考虑的。”林芳说。

一位80后对家庭在教育中的施压细节,至今仍记忆犹新:为了提高她的成绩,焦急的父母为她制定了一个硬性指标——每节课必须举手发言。他们会不定期地去问老师,如果表现不好,她会被惩罚。

“今天,如果这个端口开放给家长就悲剧了。一堂课45分钟,原先我只要20分钟集中注意力就行了。但如果全时监控,每节课都变得很恐怖。人都是有应激反应的,可能会假装认真,也可能在经常挨骂后,破罐子破摔。”她顺带设想了一下摄像头进家庭后,那些自己过去寒暑假没背新概念英语、没做题而偷看电视的日子,可能要换来暴打。“如果有摄像头,我应该会被打死吧。”

儿童心理学专家田宏杰曾接触过一对母子,妈妈在孩子房间课桌上安装了摄像头,孩子开始很抗拒,母子间爆发了一些矛盾。后来孩子逐渐变得麻木,心想反正我也学不进去,我就坐在这里装装样子。田宏杰觉得,这种麻木实则是一种无声的反抗,这不仅没有起到监督学习作用,还让母子关系站在了对立面。

如今,田宏杰反对把这类监控数据交到家长手里,这些视频容易使家长忽略孩子好的方面,天天盯着孩子的问题行为,盯得太紧,孩子反而没有调整的机会,容易产生挫败感。

“最好的监控器其实是家长自己的眼睛,家长要经常地、用心地观察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以身作则陪伴他们,在孩子行为养成有困难时看懂孩子的困境,找到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一些不良习惯,这才能对孩子成长有帮助。”

“人脸识别技术一定是未来教育的趋势,但背后一定要有大量的课程研发、和孩子行为相匹配的数据库,以及互动系统。”田宏杰说,“如果后期形成一个大数据支持的自动化系统,提示某个孩子有听不懂、感兴趣的地方,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他进行辅导,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才真正有意义。”

上海本枝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心理咨询师周子涵对《财经天下》周刊分析,遇到控制欲强的家长,这些AI数据对孩子来说将是灾难。没有任何人愿意生活在一个监控的环境中,从心理的角度,监控的环境会增加人的紧张和焦虑,为了自我保护,有的孩子可能会增加掩饰性和表演性。

文章来源:《中华少年》 网址: http://www.zhsnzzs.cn/qikandaodu/2021/0512/1556.html



上一篇:人物素描院士何继善
下一篇:征文主题预告

中华少年投稿 | 中华少年编辑部| 中华少年版面费 | 中华少年论文发表 | 中华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