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少年、老者与医管(4)

来源:中华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历史往往很奇妙。”刘庭芳坦言,他那次访谈的台湾医管教授中,已有多位成为了今年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教授。而这次台湾之行,让他看到:台

“历史往往很奇妙。”刘庭芳坦言,他那次访谈的台湾医管教授中,已有多位成为了今年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教授。而这次台湾之行,让他看到:台湾的医院管理专业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刘庭芳回忆,台湾医管专业的建立始于1962年,由元培医专最早创办。1985年中国医药大学设立医务管理学系、所,并开展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医管专业教育。之后,台湾又有多所大学开设了医院管理系,其中,台湾大学开办了医院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

除了美国和台湾地区,法国、日本等国家也留下了刘庭芳的访学足迹。

了解到医院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刘庭芳心潮澎湃,他四处奔走呼吁,希望填补中国大陆教育领域的这一空白。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符合国情,医院管理者不可能从学校培养出来。”刘庭芳强烈意识到医院管理专业在中国大陆落地困难重重。

十多年前,我国的现代医院管理意识淡薄,专业化的医院管理人才寥寥可数。而且,在“士大夫”情节浓重的文化下,培养“做官”的“医院管理者”还被绝大多数人质疑。

也有学者提出,有些学校已设有医院管理方向,因此,没有必要再单独设立医院管理专业。

对此,刘庭芳不敢苟同。他搜集了大陆医学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发现医学专业分类共为11大类,50个二级学科,其中未见医管专业;在管理学方面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在公共卫生学科里面均找不到医院管理专业;仅在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设有医院管理方向。

“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的医管方向尚不能和清华大学举办的医管专业完全相提而论。”在刘庭芳看来,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具有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医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能“混水”。

“一个新专业的建立仅靠朴素的感情和强烈的愿望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探索和研究。”刘庭芳认为医院管理是科学、人学、艺术和哲学的综合,具有多维的知识结构。因此,医院管理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到2015年,他持续探索医管专业的国际经验并思考和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管专业的模式和路径,先后发表了12篇文章,探索我国医院管理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与医院管理教育的结合点。

愚公移山:从0到1

虽受质疑,困难重重,但一场医院管理教育领域的“愚公移山”工程依然开始暗暗涌动。“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走不出国门,不会知道世界发生什么事,这是很重要的条件。与此同时,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顺势而上”,医改的推进、院长职业化课题的提出是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必须要有一个平台。”

刘庭芳先后为此游说了多所名校,几乎所有的校方都向他表明了顾虑:作为一门尚无“户口”的陌生专业,招生会有学生来吗?就业问题能够解决吗?是不是太冒险了?

2010年,刘庭芳兼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顾问、医药卫生培训与研究中心学术主任。他经过深思熟虑,向清华大学校领导正式提出了开创医院管理专业的建议,并提交了一套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清华大学经过反复论证,果断采纳了刘庭芳的建议,并决定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

5月20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斌教授谈到学校专业设置时的“初心”:清华大学在新百年之际提出要发展“大医学”,医管专业不可或缺;在中国医改和医疗事业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医院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在这样的初心之下,2012年4月,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经过短短一年的酝酿就正式挂牌成立。这样一个校级人才培养和研究机构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大陆的医院管理高等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篇章。

在专业设置上,清华大学凝聚深圳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公共管理、法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众多一级学科院系力量,汇聚国内外三个板块的优质资源共同“发力”清华大学医院管理专业。

“总结起来,我们的特色和创新可以归纳为‘一合两化’:一合就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是清华大学的特点;两化是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和学术基地的国际化。”刘庭芳一言以蔽之。

医院管理专业建设的波澜壮阔,张静宇并没有亲身经历。她所经历的是波澜壮阔后的成果。

2016年9月,张静宇成为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一名全日制硕士生。在此之前,她的专业为社会保障,就读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文章来源:《中华少年》 网址: http://www.zhsnzzs.cn/qikandaodu/2020/1116/887.html



上一篇:脑卒中“瞄”上了青年
下一篇:喊着号子 继续前行

中华少年投稿 | 中华少年编辑部| 中华少年版面费 | 中华少年论文发表 | 中华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