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华现代茶艺的形成与发展*(3)

来源:中华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茶艺的界说 什么叫茶艺?茶艺的涵盖范围较广,举凡有关茶的产、制、销、用等过程,都在茶艺的范围之内。就茶艺的实质内容而言,包含了技艺、礼法

2 茶艺的界说

什么叫茶艺?茶艺的涵盖范围较广,举凡有关茶的产、制、销、用等过程,都在茶艺的范围之内。就茶艺的实质内容而言,包含了技艺、礼法和道三个部分。技艺,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礼法,是指进行茶艺时的礼仪和规范;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方向、一种人生哲学。

所以我觉得人民大学做得很好,它叫做“茶道哲学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我跟李萍主任讲过,茶道,“道”就是哲学,茶道哲学。但我们只将茶加到哲学里,大家可能不理解,不然就叫“茶哲学研究所”或者“茶与哲学”。

茶艺是什么?茶艺是促使生活走入艺术化的媒介,以提高精神生活的境界。茶艺的追求,不仅讲究品茗环境、美感与气氛,还需要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茶艺是生活艺术的中心,以此为圆心所画出来的范围就是生活艺术的范围,所以,茶艺内容的综合表现就是茶文化。

我们有生命,还有一种使命。人活着做什么?难道就是活着吃饭、睡觉?我们要有所作为,过去讲要追求生命价值,西方、东方都是一样,佛教、基督教、儒教都是一样。儒家讲不朽,基督教讲永生,道教讲长生不老,这就是一种追求。所以茶艺是什么?是人的生活进入艺术化的媒介、载体,目的是提高精神生活的境界。

所以茶艺的追求不仅仅是品茗环境有美感、有氛围,还要有一定的规矩。简单的讲,以茶道为圆心,以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就是茶文化。所以茶艺是茶道回家的路,道是无形的,没有办法表演,艺能够表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日夜运行是道,道是什么?看不到的便是道。所以你们要了解茶道。

现在很多用词不太准确,日本讲的“道”跟中国的“道”表达的意思不一样,不要在日本看到一个汉字,就用中国的意思去解释。现在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看到日本汉字就用中国的认知去诠释,错了,它表达的意思跟我们理解的意思不一样,尤其在茶方面,我们要用很准确的词语来表达一个概念。

随着茶艺的蓬勃发展,茶文化更趋于广大和深入,旧的茶俗得到复兴,新的茶艺正式形成,中华文化在茶文化中都可以体现出来,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有些茶艺表演,可以说完全没有价值,我们看有些表演就是一些动作,请问这个动作什么意思?解释不出来,解释就是它只是一种表演而已,不是这样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中国的阴阳五行。所以我们茶桌上展现出来的,以及整个茶艺表演展示出来的,要有中华文化的中心思想,也就是阴阳五行。日本就做得很好,完全合乎中国文化,日本把中国文化应用在生活上,表现在生活上,这才有价值。我们讲是一套、生活是一套,没有结合。

“阴阳五行”,有人说是迷信,绝对不迷信!“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这就是基本的东西,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表演要把中华文化的重心都表现出来,让观看人都明白“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那叫什么中华文化?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3 茶艺馆名称的出现

茶艺出来以后,茶艺馆是怎么出现的?

茶艺馆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

有一位从法国回来的管寿龄女士在台北市仁爱路四段27巷8弄6号芙蓉大厦内,开设了“茶艺馆”。它是卖金石、书画、陶瓷的,但有客人来看就会奉茶,结果一个月下来商品一件没卖,茶喝了几十斤,后来就实施喝茶要收费,茶艺人员给你泡茶,你到处看看,没有成交不要紧,请你结茶资。这是第一个挂出“茶艺馆”招牌的茶艺馆。她的公司登记的名称是“茶艺馆企业有限公司”。

从1980年开始,茶艺馆变成普通名词,首先出现的是台北市庆城街的“仙境茶艺馆”,陆续有西门狮子林大厦的“静心园茶艺馆”“茶王楼茶艺馆”出现。

这时出现一个问题,管寿龄抗议:“茶艺馆”是我的公司“茶艺馆企业有限公司”登记的名字,你们开那么多茶艺馆侵犯了我的权益。

所以1982年在茶王楼茶艺馆举办了一场座谈会,出席的人员有:张家荣、蔡荣章、范增平、龚于尧及管寿龄等,在座谈会中,管女士曾提及目前出现“茶艺馆”这个词,很明显地侵犯了她的权益,因为“茶艺馆”是她登记注册的商号,别人怎么可以任意使用呢?但是当她了解我们是一群有文化理想的人士,开设茶艺馆是为了复兴和弘扬传统的优美文化,她表示不再追究这件事。这是“茶艺馆”正式和“茶艺”紧密结合的开始。

文章来源:《中华少年》 网址: http://www.zhsnzzs.cn/qikandaodu/2020/0826/552.html



上一篇:芳心淡爽 厚重清明
下一篇: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中华少年投稿 | 中华少年编辑部| 中华少年版面费 | 中华少年论文发表 | 中华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