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家校社共育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

来源:中华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家校社共育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 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呢?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育青少年爱国主义

原标题:家校社共育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

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呢?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育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建议:

完善课程体系,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一是要加强课堂教学和思政课教育。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中,纳入各环节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今年,石景山区将开展第一届“守正杯”思政课教师展示交流活动。二是要丰富课程资源。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开发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通过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三是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及时向学校领导干部及教师解读新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制定相关落实方案,不断从完善党管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推动德育工作蓬勃、创新发展。

构建幼小初高德育体系,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做好顶层设计。在这方面,石景山区制定了《石景山区幼小初高德育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试行)》,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始终,构建幼小初高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德育体系,推进学生道德认知、行为养成、实践体悟一体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推进协同育人,贯通家庭、学校、社会横向“教育链”。一是把爱国主义纳入家教家风建设。将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深植孩子内心,需要浸润式的培育和引导,家长应该抓紧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青少年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二是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积极发挥党政机关、公检法司、人民团体、街道社区、社会单位和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的作用,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助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方位把握时代脉搏,丰富教育形式,讲好爱国故事。一方面,要深挖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形式,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在这方面,石景山区围绕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以及冬奥广场项目、创城等工作,面向青少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网上交流。另一方面,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挖掘选树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的先进人物,广泛开展向先进学习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的感人事迹正是家庭、学校、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案例。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石景山区政协副主席)

文章来源:《中华少年》 网址: http://www.zhsnzzs.cn/zonghexinwen/2020/0930/650.html



上一篇:齐鲁好少年,共筑中国梦! “中华少年说”语言
下一篇:澳门第十二届青少年国情知识竞赛吸引逾万学生

中华少年投稿 | 中华少年编辑部| 中华少年版面费 | 中华少年论文发表 | 中华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