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人物素描院士何继善(6)

来源:中华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了推广应用改进后的仪器,1979年何继善除请了鲍光淑、张友山二位老师参加,还邀请了黑龙江冶金物探队的杜广德、瓮晶波,辽宁冶金矿探队的王宗兰

为了推广应用改进后的仪器,1979年何继善除请了鲍光淑、张友山二位老师参加,还邀请了黑龙江冶金物探队的杜广德、瓮晶波,辽宁冶金矿探队的王宗兰、金泽善,云南冶金物探队的余增祥、苏才万组成的民间研究中心,后又请甘肃冶金地质综合队的白宜成、浦慧如加入。

那时,大大的培训班,坐着满满当当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物探精英们是那样细致、认真地听何继善讲课。常常是,何继善讲双频激电原理和仪器线路,大家一边学习一边组装仪器,每个单位装一套双频道幅频仪,带回各省进行野外试验。

不停改进仪器,就不断有各地学员们反馈回的信息:

甘肃找到了金矿;

河北找到了银矿;

新疆发现了铅锌矿……

所有的试验都取得了成功!这个集全国地质勘探精英们反复试验、多次改进的双频激电仪,在1980年通过冶金部的地质局组织鉴定,交福建三明无线电二厂生产。

这时的何继善又开始审视他的双频激电法探矿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果然,随着使用情况的不断复杂化,他的“双频激电法”的缺陷也日见明显。情况反映到何继善这里,他想都没想,立刻表示——

马上中止生产,待他改进后再说。

何继善总是鼓励自己的团队去研究新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他与他的团队进行野外探测时,是用光纤连接来保证几十上百台仪器的数据传输,相当麻烦。何继善还是要求他的实验室做改进,从第一代的光纤传输,改进到无线传输,再到最新一代的智能化自动记录。而这样的不断改进,一般做仪器的公司是想不到的。

改进以后,又是好评;不久,又被何继善挑剔出不足;又继续改进……终于,有了让何继善自己比较满意的仪器!国家批准成批量投入生产。反反复复研究改进的仪器,原理和创新性能优越,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找到的金属矿,经济价值达150多亿元,已创经济效益近2个亿。运用双频激电仪找到了一大批矿产资源,寻找地下水源的成功率也在95%以上……

其实,以何院士现在的身份地位,完全没有必要那么辛苦,那么事事亲力亲为。灵魂无时无刻不在创新中舞蹈的科学家,不需要有形的舞台,他该有的是大至无形、大至无边的理念。但创新、发明已经逐渐成了何继善的一种习惯。不仅表现在他事事都独辟蹊径,还体现在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上——小到生活中用蜂蜜治病,大到勘探地球深处,一辈子,何继善的发明不断。无人直升机上的抗干扰磁力仪、压制了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大深度激电仪,都是何继善想到了就去做出来的新发明。

理论指导下的实验,让一台台技术含量高、可广泛用于找矿及其他领域的先进仪器频频诞生:“K-1抗耦电仪”“C-1微测深仪”“S-2双频道数字激电仪”“F-1频域(谱)激电仪”“C-2交流电阻率仪”“高精度电提取仪”。

不一样的结果还体现在一篇篇论文的接连诞生:《双频激电法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频率域电法的新进展》……

一双大手就这样刻画着一个科学家的人生,让他带着汗水、带着心血、带着理想、带着拼搏,从实验室到广阔的野外,走到了行业领头人,走上了显赫的国际舞台……

就是年龄大了,从岗位上退下来后的何继善,那双大手依旧没停着。他干什么了?告诉你,“大手”牵“小手”,科普时常走。

肩:担风雨更扛民意

生活中,找一个人好找,找一副敢于扛事儿的肩,太难。

何继善是什么时候让理想在肩上筑巢的。像他自己所说:一个对社会、对亲人不承担些责任的男人,是不配有一副肩膀的。他的倡导、反映都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发明、提供都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要。群众期盼的、欢迎的,就全力以赴做好。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担起科学为人民的职责,才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品格。

1998年,何继善在巴西进行学术访问时,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国国内洪水肆虐的灾情报道。那场被称为百年未遇的大洪灾,紧紧揪住了何继善的心。

何继善注意到,在那场洪灾中,溃堤是汛期的最大灾害,而管涌是导致溃堤的“第一杀手”。当时在国内,管涌探测几乎全靠人工拉网式沿堤巡查或派潜水员水下摸探,效率低,危险性大,结果也不精确,防范效果也就防不胜防。当时,身在异国的何继善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同行者说:“回去以后我要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来源:《中华少年》 网址: http://www.zhsnzzs.cn/qikandaodu/2021/0506/1515.html



上一篇:战神是怎样炼成的这次我们不谈唇上马力
下一篇:不识少年烦

中华少年投稿 | 中华少年编辑部| 中华少年版面费 | 中华少年论文发表 | 中华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