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华吟诵与佛教的因缘际会 ——读张培锋教授(2)

来源:中华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这部分论述中,论著的视角并没有局限于吟诵本身,而是扩展到整个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正是 “举大以贯小,探本以穷末”的循环阐释

在这部分论述中,论著的视角并没有局限于吟诵本身,而是扩展到整个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正是 “举大以贯小,探本以穷末”的循环阐释的需要。论著指出,大乘空宗许多基本观念可在华夏文化典籍中找到依据,这些基本观念包括缘起性空观、法身观、因果报应观等[2]158-166,“从文化解释角度上,‘三教同源说’比‘三教合流说’更为合理”[2]166,论著同时对与华夏文化精神实为一体的大乘佛教基本原则做出概括,它们分别是:“心同理同,心为万法之本;中道中观,执两端而得中;权实无定,一切皆可变通”[2]168,而其中“心同理同”的观点尤其重要,这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包容、打通人类一切精神、文化的根源所在。论著接下来便以曹植创“鱼山梵呗”之史料为缘起,通过对道教《玉音法事》与佛教《鱼山声明集》相似的“声曲折”曲谱形式,以及佛道二教对擅长歌赞咏法的梵天的共同信仰、天宝十三载佛曲名改为道曲名的考察,“充分证明着佛道音声有着完全相同的源头”[2]186。此外,针对学术界四声外来说、四声与佛教无涉说等两种对立的学说,提出更为深刻合理的看法:汉语四声之由来,是天人合一的华夏礼乐文化所孕育出的,而传播四声之说者,多为佛子;永明声律说的实质,“是诗乐分离的产物,即不再于诗歌之外寻求乐律,而就汉语诗歌语言文字本身寻求音律”。[2]212这样一来,诗歌便由歌唱而吟诵了。而吟诵的主体,则为江浙一带操吴语之僧侣文士。由此,论著对于佛教与传统吟唱的关系做出完美的解释:中国佛教中的吟唱传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这并非否定佛教的意义,这是因为吟唱这一传统得以流传至今,佛教起到重要的保存作用,换句话说:中国佛教自其一开端直到今日,都是正宗的华夏文明的传承者。笔者认为,以上这些重要论断的提出,端赖作者在努力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将材料视为“具有同等地位的‘历史资源’”并进行整体把握,而非就事论事地片面考察,或者理念先行地主观臆断。“文化无非就是一种解释体系”。对历史材料的使用,更多的应该 “寻求一种合情合理的解释”[2]306,“唯材料之真伪乃一相对性问题”[7],绝对的真伪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再次,论著对于佛教吟唱传统在后世发展流变的脉络做出清晰描述。比如,详尽考察了唐代华夷音声之争重新凸显的重要原因—— “当时西域地区的音声已渐受阿拉伯文化影响,逐渐失去华夏古乐风貌”[2]231,所以才有元、白起来倡导新乐府,以“魏晋以来自西域所传之‘华夏正声’”对抗“胡部新声”。[2]240值得注意的是张培锋教授指出的,唐宋以来僧人们所秉持的以华夏文化为正宗的立场,也反证中国佛教的文化根基之所在。[2]242中唐至晚唐五代,第三次礼崩乐坏出现,至北宋中期才得以重振。而重振之关键,端赖佛门之保存华夏礼乐文化,论著还提出“唐代出现的诗僧群体是将佛教梵呗、诵读转化为一般诗歌吟诵的关键人物”的重要观点。[2]255须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吟诵对于僧侣,“也是其修行实践的一部分”。二是宗教仪式化的梵呗音声“在寺院中一直代代相传”。[2]263-265华严字母与净土佛号的唱诵,即是两个重要例证。论著深入考察了禅门与吟诵之间的因缘,以有力的证据证明:古代禅僧上堂说法,往往伴以吟诵。而宗门内部不同派系之区分,亦很可能与其不同的吟诵腔调有关。此外,还揭出僧侣多善古琴的重要历史现象。“古人吟诵时每每伴随着琴声”[2]294,两者之间 是二而一的 结合,这就无怪乎僧侣中颇有兼善琴道与吟诵者的情形了。

要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整体,分散于不同艺术门类中。“而任一门类之技艺若能上升至道的层次,又皆是整体之体现。”[2]303这一思想是华夏文化整体观的重要观念,大乘佛教同样发挥的也是这一思想。可以说,《佛教与传统吟唱的文化学考察》一书即以“吟唱”作为一个考察角度,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不深刻理解佛教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无法真正理清佛教与传统吟唱之间的关系。

注释

[1]该著由天津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12月出版,是叶嘉莹先生主编的“中华诗文吟诵研究丛书”之一,以下简称《考察》。

[2]张培锋.佛教与传统吟唱的文化学考察 [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6.

[3]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9-172.参看《考察》,第134页。

文章来源:《中华少年》 网址: http://www.zhsnzzs.cn/qikandaodu/2020/1022/728.html



上一篇:第二届中华诗人节(中国·奉节) 2019.06.13
下一篇:从历史背景考察粟特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

中华少年投稿 | 中华少年编辑部| 中华少年版面费 | 中华少年论文发表 | 中华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